当前位置: 首页> 政策法规
“新型毒品”的及未来禁毒政策的制定
发表日期:2011.01.19   阅读次数:3405
“新型毒品”这个概念是2005年由国家禁毒委率先提出的,虽在戒毒医学领域并未得到广泛认同,但在禁毒领域却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对其概念与内容在禁毒研究机构及实践中仍有不少争议,有的甚至把新型毒品等同于冰毒、K粉。本文将试着从“新型毒品”的概念、种类、与“传统毒品”的关系入手来分析一下“新型毒品”在未来将何去何从,以便为禁毒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一、概念

  据国家禁毒委的资料,“新型毒品”主要是指摇头丸、冰毒等18种,包括: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etamine hydrochloride,K粉)、咖啡因、安钠咖、氟硝安定、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ds,LSD)、安眠酮、三唑仑、γ-羟基丁丙脂(γ-hydroxybutyric acid,GHB)、丁丙诺啡、麦司卡林、苯环利定(苯环已哌啶,Phencyclidine,PCP)、止咳药水、迷幻蘑菇(Hallucinogenic mushroom)、地西泮、有机溶剂和鼻吸剂等。在这些“新型毒品”中,其中一部分是近几年才从国外传入的,如PCP、LSD等;另一部分是我国原本就在临床上使用的药品,但已被改变了原来的用途,被用于寻找愉悦感、迷幻感,主要是一些镇痛药、止咳药与苯二氮卓类药品,如丁丙诺啡、联邦止咳露、三唑仑等;还有一类是最近几年或十几年在国内某些地区被广泛滥用,但新近才被重视的毒品,如安钠咖(面面儿)、安眠酮(忽悠悠的主要成份)等。

  分析这几种“新型毒品”可以知道,国家禁毒委所说的“新型毒品”主要是相对于鸦片、海洛因、可卡因等“传统毒品”而言的,是近几年里在某些地区被广泛滥用,造成一定危害的一些精神活性物质。但国际上并没有“新型毒品”这个说法,从近几年的报道来看,以上18种新谓的“新型毒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大多在娱乐场所使用,如冰毒、K粉;二是某些品种的滥用范围并不广,如PCP、LSD、迷幻蘑菇、鼻吸剂等;三是品种繁多,即有兴奋剂、抑制剂,也有致幻剂与混合制剂;四是有的品种并不包含在国家现有的法规里面,如止咳药水。总的感觉是比较凌乱,似乎把近几年出现的品种都列了进去,但对现有禁毒政策的制定好像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为毒品发展的历史证明,新的毒品总是在不断出现的,总不能出现一个加上一个,而且很多的毒品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反复,比如在美国,70年代是大麻、LDS被大规模“尝试”的年代,然后LSD让位于“天使之粉”,接下来是海洛因、可卡因、快克,90年代,LDS和大麻的滥用又开始回升。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定义“新型毒品”呢?或者“新型毒品”这个名称本身就值得商榷呢?因为国际上没有这个概念,我们的现行法律中也没有这个概念,在戒毒医学中应用这个概念同样不合适,医学上对毒品的分类一般以其药理学作用为主要依据来划分。因此,我个人觉得这个概念还是不用为妥。

  当然,由于“新型毒品”这个概念目前被使用得比较广,所以还是有必要对其种类、与传统毒品的关系进行分析。综上所述,“新型毒品”是指最近在某一个或几个地区被滥用的,已经对个体、家庭、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的,新合成的、新调制的、被开发新用途的,不同于鸦片、海洛因、大麻等“传统毒品”的几类精神活性物质。
二、种类

  根据上述定义以及国家禁毒委对“新型毒品”的界定及“新型毒品”的毒理学性质,可以把“新型毒品”分为以下五大类:

  第一类以中枢兴奋作用为主,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咖啡因、安钠咖;

  第二类是致幻剂,包括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SD)、麦司卡林、分离性麻醉剂(PCP和氯胺酮)、迷幻蘑菇;

  第三类兼具兴奋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质是二亚甲基双氧安非他明(MDMA,我国俗称摇头丸);

  第四类是一些以中枢抑制作用为主的物质,包括三唑仑、氟硝安定、γ-羟基丁丙脂、安眠酮、地西泮、丁丙诺啡;

  第五类是混合制剂,包含了中枢神经兴奋剂、中枢神经抑制剂,包括止咳药水(联邦止咳露、可菲等)、有机溶剂、鼻吸剂。

  以上是我国的分类,以上这些毒品在国际上大多被称为俱乐部毒品、舞会药。俱乐部毒品是近年在娱乐场所流行的几种毒品的总称,主要品种为具有强效兴奋、致幻或欣快作用的毒品,如摇头丸、氯胺酮、氟硝西泮、γ-羟基丁酸、γ-丁内酯。新近,我国及世界各地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俱乐部毒品,比如“六角”( 又叫“番仔”、2C-B)、“喵喵”(“Meph”、MM-Cat、Plant Food、“4-MMC”), “咖啡粉”、K2等,现予以简单介绍。

  “六角”的化学名称为2,5-二甲氧基-4-溴苯乙胺,是一种新型合成迷幻剂,其同源物有2C-I及2C-C。其结构虽与兴奋剂安非他命接近,但药性却属于幻觉剂,与俗称摇脚丸之第二级毒品LSD的药效极为相近,因具迷幻作用而被滥用,曾以粉末形态或锭剂被非法贩售。2C-B之药、毒性强烈,施用后会促使血管强烈收缩,造成心跳增加、血压及体温上升,产生不愉悦的感觉或身体负荷感。有癫痫、痉挛、糖尿病或心脏疾病的人,可能会加重其症状。有精神分裂症家族病史或早期精神症状者,亦可能会加剧其潜在心理和精神疾病。

  “喵喵”是个相对较新的毒品,它已经有好几个俗称,包括Mephedrone ,“Meph”,MM-Cat,Plant Food,“4-MMC”,“MCAT”,“Drone”,“Meow”和“Bubbles”,“white magic”。喵喵这个词源于m-Cat,4-Methylmethcathinone的缩写。它是一种基于卡西酮的人工合成物,为白色粉末状,可管吸,亦可鼻吸。Mephedrone原先是一种植物肥料,但是通常被当做一种娱乐性药物。其效果经常被描述为介于摇头丸与可卡因之间。使用者说他们感觉更活跃、更有自信和更喜欢说话。药效约存在1小时,与可卡因相似。据调查,滥用Mephedrone 的人67%过量出汗、51%感觉头痛、43%感觉心悸、27%感觉恶心,还有15%的人手指变凉或变蓝。大部分这些副作用跟摇头丸和可卡因很相似。mephedrone可能引发包括痉挛、呼吸困难、流鼻血、忧郁症和精神疾病等副作用,严重时还可能致命。#p#分页标题#e#

  “咖啡粉” 以粉末状为主要形态,内含多种不同毒品成份。在制造、运输、出售过程中易被伪装成“雀巢咖啡”,经鉴定所技术人员对“咖啡粉”粉红色粉末检验后,发现其对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咖啡因、氯胺酮的测试均呈阳性反应。据介绍,这种粉末状毒品主要溶于咖啡或其他饮品中,饮用“咖啡粉”会使人极度亢奋,产生幻视、幻听现象,且毒品效果持续时间较长,因此对吸毒人员更具有诱惑力。由于该毒品服用方式简易,可供量大,服用后“效果”明显,有潜在的“消费”市场。

  K2又名“香料”、“精灵”和“佐海”( Zohai)。K2之名来自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又称K2),暗喻K2令人亢奋的程度。属合成草药,虽不含大麻成分,但所含的合成大麻素能令人亢奋,其效果比大麻高四倍。外貌与一般香草和茶叶无异,不过当卷成烟卷燃烧吸食,就会挥发出类似四氢大麻酚(THC),这正是大麻的主要成分,会令吸食者亢奋,得到快感,吸食方法和效果与大麻无异。据悉,K2在亚洲制造,再转售各地,当中成分除了迷迭香等香草外,还会加上不同的化学合成物质,从而生产出这种检验不出大麻成分的新型毒品。其主要的付作用包括心跳加速、呼吸困难,严重者可陷入昏迷,其他副作用还包括呕吐、妄想、精神恍惚、容易激动和瞳孔放大等。该毒品已经受到国际关注,欧洲多个国家更已将此列为违禁品。尽管K2在美国仍然合法,但美军已明令禁止持有K2,联邦缉毒局(DEA)亦把K2列为“药品或关切的化学物”,并指出在老鼠实验中,K2会造成部分瘫痪。

  以上几种毒品由于其强大的兴奋、致幻作用,估计在今后几年会成为我国流行的、新的毒品种类,就像K粉在我国的流行一样,都是有迹可循的,禁毒部门在政策制定与实战中宜提早作好防范的准备。

  除了以上几种分类以外,在国际上还有一个概念,叫做“策划药”,我觉得这个概念很好,我国可以借鉴,把它列入新型毒品或者精神药品、麻醉药品目录中。策划药或叫“狡诈药”, 是贩毒集团利用药物构效关系原理在原有毒品化学结构基础上非法制成的作用更强的毒品。目前正向世界各地泛滥。它们是这样一类药物,一些药物化学家模拟已被证明具有高度依赖性潜力并被严加管制的某些药物的化学特征,改造这些化学集团的侧链,使之在这些策划者手中改头换面,给予新的化学命名,以逃避对这类药物的管制,钻法律的空子。这类药物的危险性不仅在于其固有的致依赖性和滥用潜力,还在于它们往往产生新的和非常危险的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当前策划药主要有以下几类:(1)芬太尼类似物和哌替啶类似物,被列入麻醉药品公约的表I+表IV;(2)苯丙胺类似物,被列入精神药物公约的表I;(3)苯环已哌啶类似物,被列入精神药物公约的表I。
 三、“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关系

  1、两者具有时间相关性

  事实上,“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其品种将随时间推移不断发生改变。现在的“传统毒品”大多是由“新型毒品”演变而来,而“传统毒品”原本就是“新型毒品”,现在的“新型毒品”最终也将部分演变为“传统毒品”,部分将消亡。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上面这段话呢?举几个例子说明,比如“五石散”,这是一种在明代时非常流行的毒品,在当时是一种“新型毒品”,后来就逐渐消失了。再后来,出现了鸦片,相对于五石散,这是一种“新型毒品”。直到当代,出现了海洛因,这时鸦片就成了“传统毒品”,开始时医生们把海洛因用于戒除鸦片瘾,但不久就被发现海洛因的成瘾性更大,于是海洛因就成了当时的“新型毒品”。一直到当前,出现了K粉、冰毒、摇头丸,于是海洛因又变成了“传统毒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K粉、摇头丸也将变成“传统毒品”,而更新的毒品又将出现,毒品发展的历史就是如此。

  2、两者具有地域相关性

  “新型毒品”是具有地域特征的,从地域上看,某些毒品在一些地方可能被归类为“新型毒品”,而在另外一些地方,这些“新型毒品”可能就是“传统毒品”。比如冰毒,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日、韩等国泛滥,国民吸食率很高,在当时这应该算是一种“新型毒品”,但到了今天,冰毒在日、韩等国已经演变成了“传统毒品”。而我们中国就不一样,虽然中国在五十年代曾在局部地区出现过“抗疲劳素——冰毒”滥用的问题,但在全国范围内泛滥却是九十年代以后的事。所以我国称其为“新型毒品”。再比如“面面儿”、“忽悠悠”,其实这两种都是老毒品了,“面面儿”又叫苯甲酸钠咖啡因,“忽悠悠”是安眠酮与新咳喘宁的混合物,这两种毒品在国外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有人吸食,而我国是在80年代后期开始在两晋地区出现群体性吸食现象的,90年代以后滥用越来越严重,但在全国范围而言却还没有到广泛流行的程度,只有零星吸食。所以说,就全国范围而言,这是“新型毒品”。#p#分页标题#e#

  因此,“新型毒品”的概念是相对的,在一个地方是“新型毒品”,在另一个地方就可能是“传统毒品”。

  3、一些“新型毒品”会变成“传统毒品”,但还有一些“新型毒品”是会消亡的

  特别是一些处方药,如曲马多、止咳药水、丁丙套餐、地芬诺酯等,以上毒品本来就是药品,它们的广泛监用一是由于原来的吸毒者用于替代不当,从而滥用成瘾的。二是社会上一些不明原因的人被欺骗,因为好奇而吸食上瘾的,这些药品具有一定的致欣快效应,但不是“传统毒品”,而且价格比较低廉,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这些药品迟早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但对于另一些“新型毒品”,由于监管的困难、制作的容易、超高的利润等等原因,它们会变成“传统毒品”而继续存在下去。估计像“冰毒”等“新型毒品”由于原料多、制作简单以至造成监管困难,再加上它的作用特点与现代快节奏的社会较为合拍,所以我个人认为它会变为一种“传统毒品”而继续存在下去。而氯胺酮由于制作相对比较困难,且在成瘾性、欣快感等方面略逊于冰毒,随着监管力度的增强,可能它会慢慢的趋向于消亡。

  4、“新型毒品”是不断发展的,其种类会越来越多

  在美国虽然有关于管制药品的列表,但为了防止犯罪分子钻国家法律的漏洞,美国司法机关提出了一个“策划药”的概念,策划药又叫“狡诈药”,其基本情况我们在前面已经进行过介绍,这类药物的危险性不仅在于其固有的致依赖性和滥用潜力,还在于它们往往产生新的和非常危险的不良反应,必须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和警惕。美国规定对这些策划药同样要予以打击,当前,策划药正逐步向各方扩散,已不再局限于美国,在欧亚两洲也陆续出现。预计我国的情况也将如此,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健全,更新的毒品的不断出现,不论是传入的,还是自己研制的,国家不可能出现一个打击一个,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立法打击“策划药”的产生。

  “新型毒品”的种类会不断增多的另一个原因是现有的“新型毒品”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会不断消失,比如二氢埃托啡,在九十年代曾在吸毒群体中被广泛滥用,现在已经很少了。为了保住利润,犯罪分子必然会推出一个个目前未被列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品种目录的毒品,这就是前面所说的“策划药”。

  5、“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的差别还在于滥用人群数量变化趋势的不同

  总体来说,“新型毒品”的滥用人群是在逐步扩大的,而“传统毒品”的吸食人群随着禁毒力度的不断加强、人们对其危害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必然会越来越少,比如说我国目前的鸦片、吗啡、海洛因的的滥用人群正在不断减少,而冰毒、K粉的吸食人群在近年来却在不断增多,这与国家对这些“新型毒品”的监管力度不够、人们对它们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有关,也与毒品本身的性质与社会氛围有关。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安机关对于海洛因的查处方法、措施不民完善,治疗措施也在改进,所以海洛因在减少,但K粉由于是“新型毒品”,其查处、治疗的方法、措施必然不同于海洛因,所以会不断上升,同时,K粉、冰毒的效果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全拍,所以会不断增多。当然,这是就我国而言的,其它国家或地区有它们自己特有的流行特征。

  6、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从前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原来的“传统毒品”在当时都是“新型毒品”,被保留下来以后就成了“传统毒品”,而“传统毒品”也可以改头换面转化为“新型毒品”,如麻黄碱、安眠酮原来就是“传统毒品”,但它们经过混合以后就成了“新型毒品”。
四、结论

  从以上对新型毒品的概念、种类、与传统毒品的关系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对新型毒品的概念应该加以明确,“新型毒品”是指最近在某一个或几个地区被滥用的,已经对个体、家庭、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的,新合成的、新调制的、被开发新用途的,不同于鸦片、海洛因、大麻等“传统毒品”的几类精神活性物质。

  2、对新型毒品的种类,我个人觉得在保留以上五个种类的基础上,是否可以加上策划药这个概念。在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意识往往落后于实际的进程,禁毒的措施总是滞后于毒品种类的发展速度,如果能在禁毒法规或政策的制定中加上策划药这个概念并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可以更有效的打击更新型毒品的生产、贩买及吸食,防患于未然。

  3、新型毒品是不断发生变化的,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其种类也是不同的,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这个概念只可以在日常工作交流、媒体报道中使用,在学术、法律法规中使用这个概念是不合适的。

  #p#分页标题#e#

Baidu
map